出游請注意!長江索道3月30日起停運檢修
近日計劃去長江索道游玩的朋友們注意啦,長江索道因檢修保養運行時間有調整。重慶索道公司發布消息:重慶長江索道因設備年度檢修、維護保養將于2020年3月30日至4月20日期間停運,預計4月21日恢復正常運行,望廣大游客朋友們,提前做好停運期間的出行安排。
長江索道
長江索道,被譽為“萬里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”和“山城空中公共汽車”。索道全長1166米,原本是重慶人民出行的交通工具,由中國自行設計制造,已運行30余年。索道穿越長江,連接南岸和渝中,坐著索道劃過空中,不僅可賞江景,更能以獨特的視角領略立體山城的魅力。作為重慶旅游熱門打卡地之一,許多影視、綜藝的拍攝錄制都曾在這里取景。
1987年10月24日重慶長江客運索道正式開通,至今已經整整陪伴重慶人30余年。與如今當作觀光的景區不同,曾經的長江索道是重要的渡江交通工具,大家每天乘坐它往返于南岸和渝中,那頭是龍門浩,這頭是長安寺。
2010年12月15日,長江索道被重慶市政府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2013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,2018年,長江索道被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。
長江索道:渝中記憶
長江索道的渝中部分所在地,就在長安寺(本名崇因寺)現在的新華路上,曾經是市民求神拜佛,登高攬勝的好去處,有“渝城第一山”之稱。相傳山門前一高大牌樓的牌額“第一山”三字,為蘇東坡真跡。
登上長江索道的站臺,從上往下俯瞰,是那一片片古色古香。當年的金碧山是眺望重慶繁華地段的最佳處,也就是眼下的這一片土地,聚集著重慶的府衙,川東道衙,巴縣縣衙和縣學書院,成為后來重慶第一座公園——人民公園。
隨著機械的運作而微微晃動后,索道的緩緩駛出,腳下是熱鬧繁華的白象街,熙熙攘攘中傳來的居民們擺龍門陣的聲音。索道往對岸走,早年間從望龍門纜車站抬頭可以看到長江索道的駛過,而在索道上也能看到徐徐的開動的纜車,“黃包車”在金融街上絡繹不絕。
湖廣會館里正在上演“五袍四柱”,而變臉的絕學無時無刻不引來人們的歡呼。東水門人潮涌動,進出港的貨物抬上抬下,老重慶的繁華在這里可以窺見一角。索道劃破天空,駛出渝中半島,正真行走在長江之上,腳下是滾滾江水,珊瑚壩若影若現。
新建的高樓從白象居旁拔地而起,從車廂外略過,對面同樣古老的龍門浩索道口漸漸清晰可見,璀璨的南濱路也展現在眼前。
長江索道:南岸舊聞
南岸的龍門浩有上浩、下浩之分。上浩對望龍門,下浩對東水門,由于望龍門是閉門,以前從渝中到南岸來的人皆從東水門坐木船到下浩,而后來便有了長江索道。
如今站在從索道站臺邊,可以俯瞰整個龍門浩,這片曾經在南岸與上新街一起并肩為最熱鬧街巷的地方,洋貨在這里售賣流通,當時最時髦的重慶人也往來于此。
在龍門浩,上、下浩兩個船幫代表著水上交通的“傳統勢力”。而大家熟悉的下浩老街,也就是經過時間的沉淀留下的“網紅”街巷。
在龍門浩的長江邊上有個“呼歸石”,傳說是涂山氏守望大禹、盼歸而化石的地方(已為清理河道而炸毀)。面江的山崖上有碩大的石刻“塗山”二字。
山上有涂山寺,幾經修葺延綿千年。上游有“海棠煙雨”,下游有“字水宵燈”。黃桷古道起于此地,老君洞府坐騰山巔。
從南岸的索道出發,跨過龍門浩,略過涂山寺,被稱為重慶外灘的南濱路時時刻刻都在綻放自己的魅力。
如今現代的南濱路,從19世紀末重慶開埠時期到如今,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記載了老重慶的記憶,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跡。